10 月 26 日,第二届东北亚比较法研讨会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三田校区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延边大学法学院、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科大学院、韩国仁荷大学 AI 数据法学部联合主办,由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全球研究院(KGRI)提供资助。延边大学法学院院长吴东镐、庆应义塾大学法科大学院教授兼KGRI副所长山本龙彦、仁荷大学AI数据法学科教授丁莹镇,以及来自中、日、韩三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
开幕式由独协大学法学部教授冈田顺太主持。山本龙彦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庆应义塾大学长期关注东北亚区域法治合作,本次研讨会聚焦数字时代的公法议题,为三国学者搭建了务实对话平台,有助于凝聚治理共识。吴东镐院长强调,本届会议延续“东北亚法学协同发展”目标,围绕“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公法问题——法律挑战与制度应对”展开研讨,既是对区域交流机制的深化,也是回应数字技术对法治建设新需求的重要实践。丁莹镇教授则分享了韩国在电子政府与数据驱动行政方面的立法经验,呼吁三国加强规制协同,共同应对跨境数字治理挑战。
主旨报告环节,多国学者围绕数字公法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吴东镐院长以《算法信息服务中的思想形成自由》为题,系统分析算法技术对公民思想自主性的影响,在肯定其提升信息效率的同时,也指出“信息茧房”“算法偏见”等潜在风险,并结合中国相关立法实践提出三大应对路径,引发广泛讨论。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准教授山本健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隋军教授、韩国丁莹镇教授及金成浩、朴约瑟夫律师分别就平台与AI规制、东亚跨境数据流通、电子政府法律分析等议题作专题报告。延边大学韩昌善、辽宁大学全姫、日本千叶大学手塚崇聡等学者对主旨发言进行了专业评议。韩昌善老师在本次会议中承担全程翻译工作,以精准流畅的中日韩三语转换,有效保障了三国学者间的顺畅交流。
闭幕式由庆应义塾大学法科大学院教授横大道聪致辞。他高度评价本次会议的学术价值,认为会议不仅实现了数字公法领域的深度对话,更推动三国法学界达成多项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会议是延边大学法学院积极推动东北亚区域法学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体现。通过主办和参与此类高层次国际学术活动,法学院进一步巩固了在东北亚法学界的学术影响力,尤其在数字公法领域的跨域对话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会议为延边大学在法学学科拓宽国际视野、加强跨境学术协同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后续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共建区域法治对话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了我校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参与国际法治建设的责任担当。
(撰稿 韩昌善 一审 韩昌善 二审 康贞花 三审 吴东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