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审核评估是对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方向的一次把脉问诊。为便于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深入了解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核心要义,准确理解与掌握审核评估的内涵要求,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百问百答”系列第十一期,以审核评估工作为契机,建设个性鲜明的质量文化,落实国家本科教育教学新要求,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保障能力。
新时代高教40条
《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
1、“新时代高教40条”对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有哪些要求?
深化高校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主动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养老护理、儿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推动各地、各行业、各部门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
2、“新时代高教40条”对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有哪些要求?
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实习实训平台。加强校内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学生实习岗位需求对接网络平台,征集、发布企业和学生实习需求信息,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服务。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切实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
3、“新时代高教40条”对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有哪些要求?
一是完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
二是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
三是强化质量督导评估;
四是发挥专家组织和社会机构在质量评价中的作用。
4、关于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的“红七条”是什么?
(1)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3)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4)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5)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6)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
(7)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5、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是什么?
(1)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3)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4)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5)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
(6)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7)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8)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研、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9)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不得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10)积极奉献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贡献聪明才智,树立正确义利观;不得假公济私,擅自利用学校名义或校名、校徽、专利、场所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
校史校情篇
1、请简述学校概况?
延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2017年在珲春市设立新校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
2、学校的校训是什么?
“求真”:即指崇尚学术、追求真理。
“至善”:即指完善人格、造福人类。
“融合”:即指多元共存、融汇创新。
3、学校的校风是什么?
“自强”:边缘觉醒,发愤图强。
“和合”:贵和尚中,融合共兴。
“日新”:天天更新,努力向上。
4、学校在哪些地区招生?
学校招生范围覆盖学校招生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地域分布广泛;涵盖汉、朝、满、回等37个民族,生源构成多元。校园内多民族师生“共教共学”,形成独特的跨文化学习环境。
5、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什么?
秉持立足本省、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面向世界的服务面向定位,致力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6、学校有哪些校区?
学校现有延吉、珲春两个校区,构建了“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教室面积14.4万平方米,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9.4万平方米,体育馆面积2.9万平方米,艺术场馆面积1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6.1万平方米。
7、学校有多少个学院?
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药学院、理学院、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工学院、护理学院、美术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